第一章 电子签名的基本概述
1.1 电子签名的内涵及要素
1.2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1.3 电子签名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电子签名行业的发展环境
2.1 经济环境
2.2 社会环境
2.3 政策环境
第三章 2020-2022年国际电子签名行业发展分析
3.1 欧盟电子签名政策发展分析
3.2 美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综况
3.3 国际典型电子签名平台——DocuSign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分析
4.1 电子签名产业链分析
4.2 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综况
4.3 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特点
4.4 中国电子签名市场竞争格局
4.5 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的困境
4.6 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的对策
第五章 2020-2022年电子签名应用状况及用户调查
5.1 中国电子签名应用状况分析
5.2 中国电子签名用户调查分析
第六章 电子签名应用于金融领域
6.1 应用背景分析
6.2 应用状况分析
6.3 P2P网贷平台应用电子签名技术
6.4 电子签名在网络金融中的适用规则
第七章 电子签名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
7.1 电子商务运行状况
7.2 政策背景分析
7.3 应用价值分析
7.4 应用状况分析
第八章 电子签名应用于政务信息化
8.1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综况
8.2 电子签名应用状况分析
8.3 相关机构电子签名的应用动态
第九章 电子签名应用于其他行业
9.1 制造业
9.2 物流领域
9.3 B2B供应链领域
9.4 医疗领域
9.5 房屋租赁领域
9.6 人力资源领域
第十章 电子签名相关技术基础分析
10.1 电子签名技术发展综况
10.2 数据加密技术
10.3 电子签名相关认证技术
10.4 时间戳技术分析
10.5 云计算技术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电子签名典型平台发展分析
11.1 上上签
11.2 e签宝
11.3 一签通
11.4 安心签
11.5 法大大
11.6 众签
第十二章 电子签名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2.1 电子签名行业发展机遇
12.2 电子签名投融资分析
12.3 电子签名市场投资壁垒
12.4 电子签名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12.5 和仕咨询对2022-2026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预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的规定,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电子签名的出现是为解决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障碍,即电子文件的签字盖章问题,因此它并非是传统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通俗地讲,电子签名可以理解为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的电子形式的签名。
国际动态方面,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正式生效。这标志着覆盖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落地。为促进地区贸易便利化,创造有利的电子商务环境,RCEP针对电子商务制定了一套明确的规则,覆盖了无纸化贸易、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线上消费者保护、线上个人信息保护、国内监管框架、海关关税、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分析认为,疫情将推动贸易无纸化,预计也将带动电子签名行业的发展。
中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种背景下,电子签名在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浪潮中得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方面,2021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市场规模为152.8亿元,较往年上涨41.2%。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办公愈发普遍,企业对电子签名运用程度逐步加深,进一步拓宽电子签名的应用范围和场景。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上升,预计2024年达404.2亿元。平台方面,e签宝、金格科技位于第一梯队,法大大、契约锁等平台则位于第二梯队。分析认为,用户在选择电子签章平台上,更偏向于选择大品牌、可信赖的电子办公服务提供商。
政策层面上,自2004年我国颁布电子签名法后,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立工作稳步推进。各类电子商务活动对电子合同的需求变得愈发强烈,《电子商务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均明确了电子
签名的法律地位和使用规范。2019年5月,《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公布,《规定》明确了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2020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施行。文件允许在办理土地、房屋等转移登记时使用电子文书。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远程办公应用推广和安全可靠的线上办公工具研发,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数字应用基础设施,为在线办公提供有效支撑。2022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进一步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作出部署。意见提到,加快制发各级政务部门电子印章,加强跨层级签章、多部门联合签章支撑。依法推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类主体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应用和互认。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报告首先介绍了电子签名的基本概念、影响电子签名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接着分析了国内外电子签名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主体,然后对电子签名应用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电子签名技术要点做了详实的解析,并对电子签名平台进行了透彻的研究,最后对其投资状况和发展前景做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