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的兴起加快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部分产业界已经逐渐把重点转向把传统产业和大数据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大数据将会带来新浪潮的生产力增长和消费者需求。
近年来,全球大数据解决方案不断成熟,各领域大数据应用全面展开,为大数据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全球的数据储量仅在2011就达到1.8ZB(或1.8万亿GB),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每分钟写3条Twitter信息,总共写2.6976万年。2015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8.61ZB。而今后十年,用于存储数据的全球服务器总量还将增长十倍。
区域发展方面,2020年5月27日,《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4》发布。发布会公布了2019年中国36个大中城市(不含港澳台)“大数据安全指数”得分与排名,位居前十的城市分别为贵阳、上海、北京、杭州、成都、天津、济南、深圳、重庆、广州。另外,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津、安徽、山东、海南、贵州等9个省市出台了与“数据发展”相关的条例(包括大数据条例、数据条例)。
2017年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412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将引导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2020年4月以来,国内复工复产的加速,计算机行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4月10日,工信部公示《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1年,初步建立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到2023年,健全完善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而4月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相并列,指出了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明确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措施。2020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国家将在顶层设计上规范大数据产业发展,用“全国一盘棋”体系破除“数据孤岛”,从而促进大数据在行业、公司的应用场景落地和创新。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在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未来我国大数据市场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和仕咨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行业“十四五”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共八章,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通过对大数据行业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及前景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挖掘大数据行业相对成熟的确定型投资机会、挑战机遇并存的风险型投资机会和仍在探索中的未来型投资机会,并对大数据行业的投资风险做出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