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智慧园区基本概述
1.1 智慧园区介绍
1.1.1 智慧园区概念
1.1.2 智慧园区层次
1.1.3 园区系统架构
1.1.4 园区建设内容
1.1.5 智慧园区特征
1.1.6 智慧园区功能
1.1.7 智慧园区目标
1.2 智慧园区类型
1.2.1 服务型园区
1.2.2 生产型园区
1.2.3 文化型园区
1.2.4 特殊类型园区
1.3 智慧园区的构成
1.3.1 互联园区
1.3.2 信息园区
1.3.3 感知园区
1.3.4 绿色园区
1.3.5 虚拟园区
1.4 智慧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1.4.1 提升园区吸引力
1.4.2 促进可持续发展
1.4.3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1.4.4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园区发展PEST环境分析
2.1 政策(Political)环境
2.1.1 智慧园区政策环境优化
2.1.2 推进园区循环改造工作
2.1.3 国家信息化规划的定调
2.1.4 国家经开区相关指导政策
2.1.5 智慧园区团体标准编制进展
2.2 经济(Economic)环境
2.2.1 宏观经济概况
2.2.2 对外经济分析
2.2.3 工业经济运行
2.2.4 固定资产投资
2.2.5 经济发展前景
2.3 社会(Social)环境
2.3.1 人口规模与构成
2.3.2 居民收入水平
2.3.3 居民消费结构
2.3.4 居民社会保障
2.3.5 城镇化发展水平
2.4 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
2.4.1 BIM建模技术
2.4.2 地理信息技术
2.4.3 互联网技术
2.4.4 5G通信技术
2.4.5 无线网络技术
2.4.6 云计算技术
2.4.7 物联网技术
2.4.8 其他技术
第三章 2020-2022年智慧园区发展背景分析
3.1 中国园区建设规模状况
3.1.1 产业园区基本介绍
3.1.2 产业园区数量规模
3.1.3 产业园区区域分布
3.1.4 产业园区企业布局
3.1.5 产业园区发展排名
3.1.6 产业园区发展展望
3.2 相关利益方对智慧园区的要求
3.2.1 政府/监管机构
3.2.2 园区经营/管理方
3.2.3 进驻企业/单位
3.2.4 园区住户/用户
3.3 中国园区信息化建设加快
3.3.1 信息化建设规模
3.3.2 信息化竞争格局
3.3.3 信息化解决方案
3.3.4 信息化应用系统
3.3.5 公共管理服务平台
3.3.6 信息化建设趋势
3.4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进程分析
3.4.1 智慧城市产业链分析
3.4.2 全球智慧城市数量分布
3.4.3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规模
3.4.4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排名
3.4.5 中国智慧城市厂商格局
3.4.6 智慧城市项目投资分析
3.4.7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3.5 智慧园区与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相关性
3.5.1 园区——城市微缩版
3.5.2 园区“先行军”优势
3.5.3 智慧城市推动园区建设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园区发展分析
4.1 中国智慧园区产业链结构分析
4.1.1 产业链结构
4.1.2 产业链上游
4.1.3 产业链中游
4.1.4 产业链下游
4.1.5 产业链相关企业
4.2 2020-2022年智慧园区运行综况
4.2.1 中国智慧园区发展阶段
4.2.2 智慧园区建设效益分析
4.2.3 中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
4.2.4 中国智慧园区投资动态
4.2.5 区域智慧园区发展布局
4.2.6 典型智慧园区建设分析
4.3 智慧园区竞争格局分析
4.3.1 主要建设主体
4.3.2 园区竞争格局
4.3.3 电商及物流企业
4.3.4 安防企业布局
4.3.5 互联网企业布局
4.3.6 方案提供商布局
4.4 中国智慧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4.4.1 园区建设痛点
4.4.2 轻视产业管理
4.4.3 信息整合滞后
4.4.4 两化融合较浅
4.4.5 智能管理偏弱
4.4.6 新技术待应用
4.5 中国智慧园区发展对策及建议
4.5.1 智慧园区建设的关键
4.5.2 智慧园区的建设路径
4.5.3 智慧园区建设策略分析
4.5.4 智慧园区产业发展对策
4.5.5 智慧园区管理与服务建议
4.5.6 完善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章 智慧园区盈利来源及建设模式分析
5.1 智慧园区盈利来源分析
5.1.1 土地租赁收入
5.1.2 增值性服务
5.1.3 项目投资收入
5.1.4 经验所得利润
5.2 智慧园区主要的建设模式分析
5.2.1 园区管委会主导建设模式
5.2.2 运营商主导建设模式
5.2.3 各厂商主导建设模式
5.2.4 第三方公司主导建设模式
5.2.5 各种建设模式的对比
5.3 智慧园区建设的PPP融资模式
5.3.1 PPP模式发展概况
5.3.2 PPP项目投资规模
5.3.3 PPP模式应用的背景
5.3.4 智慧园区PPP运营的阶段
5.3.5 智慧园区PPP模式应用案例
5.4 智慧园区示范试点建设模式分析
5.4.1 智慧环保工程
5.4.2 智慧卫生工程
5.4.3 智慧交通工程
5.4.4 智慧城管工程
5.4.5 智慧招商工程
第六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园区区域布局动态
6.1 环渤海区域
6.1.1 河北省
6.1.2 辽宁省
6.1.3 山东省
6.1.4 北京市
6.1.5 天津市
6.2 长三角区域
6.2.1 浙江省
6.2.2 江苏省
6.2.3 上海市
6.3 珠三角区域
6.3.1 广州市
6.3.2 深圳市
6.3.3 东莞市
6.3.4 珠海市
6.3.5 佛山市
6.4 中部沿江区域
6.4.1 湖北省
6.4.2 湖南省
6.4.3 安徽省
6.5 其他区域
6.5.1 新疆
6.5.2 重庆市
6.5.3 德阳市
6.5.4 厦门市
第七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农业园区发展分析
7.1 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状况
7.1.1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
7.1.2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模
7.1.3 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7.1.4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建设
7.1.5 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支持
7.1.6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计划
7.2 中国智慧农业园区发展综况
7.2.1 智慧农业园区的基本内涵
7.2.2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意义
7.2.3 智慧农业园区的主要分类
7.2.4 智慧农业园区的建设思路
7.2.5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问题
7.2.6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对策
7.3 中国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营销分析
7.3.1 智慧农业园区营销基础
7.3.2 智慧农业园区营销内涵
7.3.3 智慧农业园区营销困境
7.3.4 智慧农业园区营销对策
7.4 中国典型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案例
7.4.1 凤台智慧农业园区
7.4.2 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
7.4.3 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
7.4.4 “新农智谷”智慧农业园区
7.4.5 现代农业园区“无人农场”
第八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化工园区发展分析
8.1 中国化工园区发展综况
8.1.1 中国化工园区主要类型
8.1.2 中国化工园区相关政策
8.1.3 中国化工园区产值分析
8.1.4 中国化工园区行业竞争
8.1.5 中国化工园区区域分布
8.1.6 中国化工园区发展规划
8.2 中国智慧化工园区发展综况
8.2.1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需求
8.2.2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
8.2.3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试点
8.2.4 智慧化工园区区域发展
8.2.5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目标
8.3 中国智慧化工园区发展问题及对策
8.3.1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问题
8.3.2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对策
8.4 中国典型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案例
8.4.1 园区基本介绍
8.4.2 园区发展成就
8.4.3 园区发展特点
8.4.4 园区发展展望
第九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软件园区发展分析
9.1 中国软件园区发展综况
9.1.1 软件园区基本介绍
9.1.2 软件园区规模状况
9.1.3 软件园区开发模式
9.1.4 软件园区区域布局
9.1.5 软件园区竞争分析
9.2 典型软件产业园智慧化布局
9.2.1 中关村软件园
9.2.2 厦门软件园
9.2.3 西安软件园
9.2.4 大连软件园
9.2.5 天府软件园
9.3 智慧软件信息产业园项目动态
9.3.1 无锡(宜兴)智慧谷软件园项目
9.3.2 福州永泰智慧信息产业园项目
9.3.3 天津海泰BPO软件产业园项目
9.4 中国典型智慧软件园区案例分析
9.4.1 园区发展概况
9.4.2 园区发展定位
9.4.3 入园企业规模
9.4.4 园区发展布局
9.4.5 园区发展规划
第十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物流园区发展分析
10.1 中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势
10.1.1 物流行业信息化转型
10.1.2 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
10.1.3 业务流程信息化发展
10.1.4 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
10.2 中国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综述
10.2.1 智慧物流园区基本内涵
10.2.2 智慧物流园区管理模式
10.2.3 智慧物流园区典型案例
10.2.4 智慧物流园区解决方案
10.2.5 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动态
10.3 中国智慧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及趋势分析
10.3.1 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价值
10.3.2 智慧物流园区建设重点
10.3.3 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策略
10.3.4 智慧物流园区规划体系
10.3.5 智慧物流园区发展趋势
10.4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中应用分析
10.4.1 物联网技术应用意义
10.4.2 物联网技术应用综况
10.4.3 物联网环境下园区现状
10.4.4 物联网物流园区建设案例
10.4.5 物联网技术应用对策分析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中国智慧园区架构设计及建设方案分析
11.1 智慧园区方案设计前提
11.1.1 目标分析
11.1.2 商业价值
11.1.3 建设需求
11.2 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分析
11.2.1 基础设施层
11.2.2 智能感知层
11.2.3 网络通信层
11.2.4 支撑平台层
11.2.5 应用系统层
11.3 智慧园区总体架构体系
11.3.1 整体建设架构
11.3.2 典型应用覆盖
11.3.3 信息基础设施
11.3.4 智慧应用体系
11.3.5 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11.3.6 智慧园区安全体系
11.3.7 智慧园区管理体系
11.4 智慧园区的总体解决方案分析
11.4.1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特征
11.4.2 智慧园区产品设计架构
11.4.3 智慧园区结构拓扑结构
11.4.4 智慧园区实施方案分析
11.5 智慧园区基础软件平台的建设方案
11.5.1 软件平台概述
11.5.2 基础软件平台
11.5.3 通用业务平台
11.5.4 智能信息处理
11.6 智慧园区公共服务建设与运营方案
11.6.1 生产型公共服务平台
11.6.2 管理型公共服务平台
11.6.3 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
11.6.4 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
11.7 智慧园区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1.7.1 管理系统简介
11.7.2 管理系统特点
11.7.3 管理系统优势
11.7.4 管理功能介绍
11.8 智慧园区安防管理建设方案分析
11.8.1 整体系统设计
11.8.2 核心技术应用
11.8.3 典型应用领域
第十二章 2020-2022年智慧园区相关设计方案分析
12.1 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12.1.1 虚拟园区建设
12.1.2 主题园区建设
12.1.3 政务联动云
12.1.4 企业管理云
12.2 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方案分析
12.2.1 智能平台总体设计
12.2.2 智慧园区平台设计
12.2.3 基础设施建设
12.2.4 数字白板建设
12.2.5 运营管理平台建设
12.2.6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12.3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方案分析
12.3.1 系统架构分析
12.3.2 基础设施建设
12.3.3 数字底板建设
12.3.4 运营管理平台建设
12.3.5 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12.3.6 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12.4 智慧酒店部分设计方案分析
12.4.1 系统架构
12.4.2 面向住店客人
12.4.3 面向会议客户
12.4.4 面向酒店营运
12.4.5 技术管理挑战
12.5 智慧小区部分设计方案分析
12.5.1 系统架构
12.5.2 面向业主
12.5.3 面向物业
12.5.4 建设挑战
第十三章 大数据在中国智慧园区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13.1 大数据产业发展综况
13.1.1 大数据产业链结构
13.1.2 大数据技术基本内涵
13.1.3 大数据技术政策环境
13.1.4 大数据总体市场规模
13.1.5 大数据产业区域布局
13.1.6 大数据产业优秀企业
13.1.7 大数据产业发展展望
13.2 大数据在智慧园区中的应用价值
13.2.1 大数据对智慧园区的重要性
13.2.2 大数据在智慧园区中的作用
13.2.3 大数据在智慧园区的应用场景
13.2.4 大数据成园区招商决策的依据
13.3 大数据助力智慧园区平台建设
13.3.1 “智慧营销”服务平台
13.3.2 “智慧招商”管理平台
13.3.3 “智慧企服”管理平台
13.3.4 “智慧产业规划”平台
13.3.5 “时空大数据”平台设计
13.4 大数据在智慧园区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3.4.1 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项目开工
13.4.2 中瀚云大数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13.4.3 神农春禾(夏县)智慧产业园项目
13.4.4 港城智能智造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开工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智慧园区的重点在于“智慧”:一方面,它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综合应用各类IT网络技术,通过网上虚拟园区等实现方式,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沟通和管理能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增强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园区内各方的专长资源加以整合推广,为科技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强势品牌。
我国智慧园区正迎来巨大的产业机会,各类园区ICT相关投资在2019年超过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7%。2020年4月,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公告,认定中关村软件园等12个园区为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2020年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约达到2417亿元,同比增长6.5%。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东部沿海集聚、长江中部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及良好的园区载体平台,成为智慧园区的重要聚集区域;长江中部地区借助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发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依托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整体来看,全国智慧园区建设多点开花、各具特色。
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信息技术和最有价值的产业方向之一。智慧园区的建设也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中关村软件园很早就开始大数据的布局。面对新兴的变革性的技术,软件园区有意识地将园区内的云计算基地、移动互联网产业与大数据尝试进行结合,并对园区内开展大数据研究探索的企业进行支持。未来,大数据在智慧园区的应用前景广阔。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标志着园区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阶段。依托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园区管理平台及应用,为园区管理、产业升级及企业经营提供数字化环境,形成数据要素持续聚集,技术场景不断融合的园区数字化生态,推动产业园区从诸多痛点中逐步解放,成为中国智慧园区数字化转型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政策持续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园区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200亿元。
从空间维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智慧园区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大量的园区平台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凭借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正加紧布局智慧园区建设工程。在接下来的3到5年内,中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或将来迎来全新的建设浪潮。
和仕咨询发布的《“十四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慧园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智慧园区的定义、发展环境及智慧园区发展背景,接着对智慧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深入解读了区域发展和不同类型园区的发展。然后,报告针对智慧园区的建设设计及大数据在智慧园区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报告分析了我国智慧园区的投资前景,并预测了智慧园区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