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是指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民用航空分为两部分,商业航空(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
截至2021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054架,比上年底增加151架。2021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5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亏损842.5亿元,比上年减亏187.1亿元。其中,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亏损670.9亿元,比上年减亏149.2亿元。机场实现营业收入944.1亿元,比上年增长7.9%;亏损246.2亿元,比上年减亏14.1亿元。保障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48.4 %;利润总额74.6亿元,比上年增加23.8亿元。2021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80.44亿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1222.47亿元,比上年增加13.0%。2021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港澳台地区数据另行统计)共有248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运输机场248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区)244个。
2021年,全行业运输航空公司完成运输飞行小时932.16万小时,比上年增长6.4%。2021年,全行业运输航空公司完成运输起飞架次395.20万架次,比上年增长6.5%。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5家,比上年底净增1家。按不同所有制类别划分:国有控股公司39家,民营和民营控股公司26家。在全部运输航空公司中,全货运航空公司12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9家,上市公司8家。
2020年12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民航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民航价格监管合作机制的通知》(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大民航价格监管力度。根据《通知》,双方将从监管职责、执法协作、信用评价和联合惩戒等八个方面加强合作,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航空运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21年6月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科学技术部在京签署《中国新一代智慧民航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纲要》(简称“《纲要》”)。根据《纲要》,到2025年,民航局与科技部将围绕智慧民航建设,瞄准制约民航发展的关键短板,强化科技支撑引领,加大民航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落实民航安全、适航审定、空事系统、智慧机场、智慧空管、智慧航空器运行与运输服务、民航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共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形成国际一流的民航科技创新能力,为建成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的民航强国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中国民航局2022年1月7日发布《“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确定“十四五”期间民航的六大发展目标,提出建设六大体系、实施六大工程。预计到2025年,中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70个以上,比“十三五”末期增加30个以上。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175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9.3亿人次。
来一个较长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趋势,这将为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到203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民用航空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绍了民用航空的定义等相关知识,接着介绍了国际国内民航业的现状,随后具体分析了民航运输市场、民航货运、民航客运、低成本航空、航线、民航业的整合、民航运输与高铁运输的竞争、通用航空、民航机场的发展情况,并对民航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报告最后对民用航空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和民用航空业的未来前景做了科学预测,并列出了民航业重点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