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囊括了很多生产部门,如农药行业,化肥行业,橡胶助剂行业,合成材料行业等,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中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
行业营收方面,202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利润总额7521.2亿元,同比增长24%。产品产量方面,2021年,原油产量1.99亿吨,同比增长2.4%;化工生产加快,2021年,我国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8.1%,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主要化学品生产总量同比增长约5.7%。对外贸易方面,2021年,石化全行业进出口总额达8600.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2%,同比增长38.7%。2022年上半年,石油化工行业实现进出口总额51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
2021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随《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同步出台了《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2-2026年)》。提出了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将有力提升我国石化化工行业能效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严格项目准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电力、天然气等替代煤炭。调整原料结构,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氢原料进口来源,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石化化工与煤炭开采、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炼厂干气、液化气等副产气体高效利用。鼓励企业节能升级改造,推动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202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要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是全球对于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最大的市场。需求的增加主要来自基础建设行业,包装行业,纺织业,汽车业,消费品业和电子产品业的迅猛发展。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为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创新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强劲动力。因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广泛的发展空间。
预计“十四五”期间,传统石化化工产品,如成品油、大宗化工产品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消费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甚至有些个别产品还会有略微下降;而在与智能制造、电子通信、中高档生活消费品和医药保健等有关的化工产品,主要是电子化学品、高档纺织化学品、化妆品原材料、快餐用品、快递服务用品、个人防护和具备特殊功能的化工新材料等,都将会有很大增幅。
和仕咨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石油化工的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石化原料行业、农药行业、化肥行业、橡胶助剂行业、化工原料行业、合成材料行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石油化工行业做了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分析、行业竞争分析和营销分析,最后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